搜尋
菜單
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試運引大批市民嘗鮮
2021-05-03 22:45:35

 

【本報消息】位於新口岸皇朝區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已開放試運,整體運作情況順暢,在剛過去的周末已成為居民親子玩樂聖地,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到場嘗鮮,不過由於現場擠滿到場的大批居民,市政署方面除了在現場控制人潮派籌入場外,同時加快測試網上預約系統,並在上周六下午推出以免卻居民在現場苦候。

觀音像海濱休憩區開放試運運作情況順利,而在五一勞動節假期期間,休憩區一連多日吸引了大批市民攜帶子女到場嘗新,兒童遊樂場出現長長人龍,市政署也一連多日在現場實施人流管制,採取潮水式放行或暫停進入安排。

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試運兒童遊樂區出玩人龍「逼爆」,不少市民都指歸根究底的原因是本澳嚴重缺乏大型休憩區,有家長建議政府應在條件許可下,多增設兒童遊樂區或室內遊樂場,讓兒童可有更多活動空間,並期望政府可以考慮在各區增設親子玩樂設施,讓家長可與子女可以在家居附近共同享樂。

市署開放網上預約分流人潮

面對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周末出現大批人龍,經過緊急測試後,市政署也隨即在上周六即時開放網上預約系統,市民可透過掃描二維碼或登入「綠化設施預約系統(個人)」預約場次。署方介紹,為縮短現場輪候時間及疏導人潮,市民可以透過掃描二維碼(QRCode)或登入「綠化設施預約系統(人)」(app.iam.gov.mo/gfbooking)預約場次。預約者在登入系統選擇相應的場次後,輸入電話號碼就可以接收確認信息。活動時段須憑已成功預約之二維碼入場,而每個二維碼最多可供三人進場。

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兒童遊樂場開放時間為早上七時至晚上11時,場內設置了親子共融遊具,設數組適合五至12歲,含攀爬元素,可鍛鍊身體協調性及平衡感,兼具適度挑戰性的大型遊具,讓小朋友在玩樂中學習不同技巧及鍛鍊體能。

此外,休憩區內還設有多功能球場、門球場、滾軸溜冰場等健身康樂設施以及約長400米的海濱步行徑,為市民大眾及青少年提供多元的休閒運動選擇。市政署又呼籲市民無須急於短期內前往,避免因等待入場及人潮擁擠,影響遊玩樂趣。

對於觀音像海濱休憩區出現前所未見的公園預約情況,有團體指問題顯示本澳休憩玩樂設施數量不足、分佈不勻及設施傳統單一等問題,導致家長和小朋友需跨區使用,希望當局參考過往經驗,做好各區休憩設施的佈局和規劃,並結合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兼顧環保及共融元素,引入更多優質和新穎的兒童、親子玩樂設備,提高居民的生活質素。

團體倡各區引新穎玩樂設施

團體指據市政署網頁資料顯示,本澳現時共有87個公共休憩區,當中澳門區有67個,大部分集中於中南區,氹仔八個,路環石排灣三個,從數據看雖然看似澳門區休憩設施最充足,但不少休憩區面積少或設在大街、馬路邊、小巷裡面,難於利用,或因環境問題影響居民使用。加上澳門區人口比例多,對休憩空間的需求更大。

以半島北區為例,現時北區較大型的休憩空間祇有鴨涌河公園及黑沙環公園,對比觀音像海濱休憩區、白鴿巢公園及氹仔中央公園,鴨涌河與黑沙環公園設施顯然較傳統單一,缺少新穎、多元的綜合性兒童遊樂設施,形成較大的落差。同時,部分如新橋、下環等舊區由於唐樓多,樓宇密集,較難騰出土地空間作為休閒活動場所,故區內運動場、戶外活動空間等均較缺乏。

團體建議當局應合理利用未有中、長期規劃但已收回的閒置土地,建設臨時休憩康體設施、籃球場、休憩區和自由波地等,為居民提供多元休閒和活動空間,避免土地長期閒置。同時,未來應透過數據分析,科學完善休憩區功能,做好休憩設施的佈局和規劃,並結合不同年齡層、不同群體的需求,兼顧環保及共融元素,引入更多優質和新穎的兒童、親子玩樂設備,合理配置各區的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