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幼兒減少當局多方面穩定幼師崗位
2021-05-06 23:30:02

 

【本報消息】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預計,新學年整體基礎教育學生人數有逾8.46萬人,比本學年多約2,660人,但近年出生人口銳減,新學年幼兒入學人數約5,500人,比本學年K1減少555人,即學額需求由過去的幼兒轉至小學,而幼兒學額需求則會減少,局長老柏生形容當局調控整體學額分配是頗大的挑戰,局方正與學校商討,希望從多個方向穩定幼兒教師的工作崗位。

本澳出生人口由2012年升至逾7,000人後,近數年又銳減至不足6,000人,老柏生在教青局傳媒茶話會上回應有關學額需求狀況時指出,經過2012年出生人口增加,近年又出現銳減情況,令當局在調控整體學額分配時面對頗大的挑戰,但有關情況是可以根據數據資料預視的。

他表示,新學年整體基礎教育的學生人數有84,651人,比本學年增多2,666人,若以35人一班計算估計要增加多70多班;而按照今年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註冊的幼兒學生人數為5,499人,比本學年K1減少555人,意味將要縮減10多個班。

他強調局方早就預視了減班的情況,而未來學額需求高峰則轉至中學;當局希望盡可能保障教師隊伍的穩定,希望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因此入校與校方溝通,除了讓學校繼續開班外,希望讓有條件的教師轉至小學任教、做教研工作或資源教師,不希望影響幼兒教育工作者,但不敢保證幼教老師不會離開工作崗位,因每年學校都有正常的教師流失,未必與學額減少有關。

在減輕學生功課壓力方面,老柏生表示當局將在新學年實施完善家課和評核的指引,並會為學校的教學領導機關(如「教導處」)提供模版工具,讓其做好協調各科家課和測驗的分配;推動多元評核;推動學校在學生手冊中加入欄目或家長問卷,讓家長可向學校反映意見。

        老柏生指出,過去由局方製作的學校運作指南內有對學生家課及評核量的指引,但承認在部份學校未能有效落實,當局留意到個別學校的家課量及評核數量較多,要求亦較嚴格,增加了學生的壓力。他形容「一隻豬多秤幾次不會越秤越重」,當局希望學校推動多元評核及形成性評核,因應不同學生特質推行有意義的作業及評核量。

家課測驗量納學校綜合評鑑指標

        教青局至今已走訪30多所學校,了解校方實施多元評核的經驗,並舉辦了教師培訓,日後會將家課量和測驗量納入學校綜合評鑑的指標內容,新學年將部署和起動有關多元評核的專項評鑑,其中以中、英、數、常識等科目作為研究重點。

        至於教師工作壓力方面,有傳媒就關注到不少教師在放學後仍然接收到來自家長及學生的訊息,令教師放學後亦未能休息;老柏生回應指出,現今通訊科技發達,明白通訊對教師也會造成一定壓力,希望學校、家長及學生體諒教師做好平衡;他透露未來將在學校指南中加入放學後使用通訊的指引,保障教師有足夠作息時間。

        他並指出,當局十分關注教師壓力,過去推出的《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減少了不同教育階段教師的每周上課節數,並協助學校聘請五類專職人員,就是希望規範教師的工作量,幫助教師減壓減負。

        另外,早前有數十名身穿某校校服的學生在大三巴牌坊下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歌曲,引起坊間熱議此舉是否將政治帶進校園,老柏生回應指,學校有舉辦教育活動自由,只要不違反法律,局方未必有干預權,當局關注活動有否執行防疫措施,經了解後,參與學生已進行了核酸檢測,並已獲得家長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