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多棱互觀展」展顯跨文化跨領域創作
2021-12-19 22:59:22

        【本報消息】澳門藝術博物館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在該館舉辦「多棱.互觀—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展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及海外32位(組)當代藝術家的繪畫、影像、裝置、AR/VR等多種媒介作品,透過展覽直面當下去中心化的現實格局,「折射」藝術家的個體立場,叩擊藝術與社會的本質問題。

  澳門藝術博物館與中國美術學院曾於2006年合辦「顯微境.觀—中國當代藝術展」,嘗試喚起對個體意識形態建構的批判。是次「多棱.互觀」展覽在某種意義上是相隔15年後的回應,對當代藝術語境再次發問。本次參展藝術家由26位增至32位/組,區域由中國擴大至國際,邀請了國際當代藝術前沿藝術家、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媒體藝術家參展,以日常的社會感知,來構建「非常」的社會共鳴,從觀世界到世界觀之間的藝術創造,來直面「近未來」的藝術責任,藉此聯動各地的文化資源與藝術現狀,打造一個高品位的藝術盛會。

  展覽以藝術家為群體,佐以物理材料的隱喻,並以多棱模型,在棱鏡的多重介面上折射出各自多元的價值取向與藝術認同。展覽展品採用繪畫、影像、裝置、AR/VR等多種媒介手段,展現全媒體時代藝術家跨文化、跨領域的實驗性創作。今次參展的藝術家既有部分參加過「顯微鏡.觀」展的資深藝術家,也有當代藝術的前沿新銳,以及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三個由系導師領銜充滿實驗性的創作集體。

探討藝術與生活的共時性問題

        其中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實驗藝術系主任、空間影像研究所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高世強,就率領由林祚雄、孫曉宇和張輕前等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組成團隊,創作了錄影作品《山水:唐詩辭典》,以詩歌、繪畫、影像三種媒介展開空間影像敘事,從中探討藝術與生活的共時性問題。

        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現任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副院長、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第四工作室主任的閔罕,也為展覽帶來了以木炭、礦物粉和紙上綜合材料創作的《混沌》,透過作品試圖展現一個具有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再造世界,以及各種共生性勢力和力量組成的動態進程,通過相互堆疊纏結的視覺重新編排舊事物,構想和締造新世界,完成共生與共造。

         Jardins d’Été就透過4K影像作品《Davide Quayola》向法國印象派致敬,特別是克勞德.莫內的後期作品。展品採用超高清相機和定製的電腦軟體,通過機器的「眼睛」來觀察自然景觀,與人類主觀的光學器官形成對照。探索看似對立的兩種力量之間的張力和平衡:真實與人造,新的與舊的。

沉浸式感受真實與虛擬的結合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楊建文講座教授(媒體藝術) 邵志飛,就與致力於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互動和沉浸體驗前沿領域研究的著名研究人員莎拉.肯德丁女士,為展覽帶來了球體圖像和全景圖像的VR作品《海上佛教地圖集》, 參觀者只需使用智能手機或iPad,就可以在高保真虛擬現實中探索這些景點,讓佛教景點以沉浸式場景圍繞自身周圍,從而感受展覽真實與虛擬的結合。

        作為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重要開創者之一的王俊傑,也在展覽中展出單頻道高畫質彩色、有聲錄像作品《以安魂之名》,一個如訊問室般的灰藍色封閉空間裡,一個飄浮於地版上的銹蝕鐵桌和漂浮於桌面上的山壁模型,空氣中瀰漫著冷澀、焦慮與死亡氛圍,小屋在漸漸的崩毀傾倒中被砂石瓦塊所掩沒……同時處理崩毀(Collapse)與驚奇(Marvellous)兩個主題,讓觀眾感受兩個主題處在拉鋸的不確定之中,重新思考未來新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