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逾七成受訪者稱居住大廈存各種維護問題
2020-12-14 20:57:37

 

        【本報消息】本澳樓齡超過30年的舊樓超過4,800幢,有團體在北區街頭訪問了近800名居民,有逾七成受訪者表示居住大廈分別出現滲漏水、石屎剝落及消防設備老化等問題,有兩成半人認為維修時最大的困難是難以獲得全體業主同意,也有四成多人分別認為維修費過高及政府資助不足;期望政府提供誘因鼓勵大廈成立業主會,並且擴大《樓宇維修基金》的資助金額及範圍。

        為了解本澳北區樓宇基金概況、居民對自身大廈的關注程度,以及對本澳樓宇維修的意見,街總北區辦事處今年八月下旬在北區以街頭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了809位居民,並於14日公佈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反映,有五成六的受訪者居住在樓齡20年以上的大廈,當中有23.6%居住在七層或以下的低層樓宇;有約27.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居住的大廈沒有問題,其餘反映存在滲漏水、石屎剝落、電線老化、消防設備老化、渠管淤塞、天台僭建、走廊磁磚爆裂、電梯損壞及清潔問題;但面對大廈眾多問題,仍然有逾四成受訪者表示大廈沒有進行維修。

        有逾半受訪者表示居住大廈有成立業主會,有近24.9%人表示沒有,有21%更表示不知道大廈有否成立業主會;而居住在有成立業主會大廈的受訪者中,超過六成六人沒有出席過業主大會,只有約三分之一人表示有出席,團體認為反映了住戶對於大廈運作的關注程度不足,亦正因為不少大廈沒有成立管理機關及管理公司,導致消防、環境衛生、治安、車輛違泊等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當大廈公共部分需要進行維修時,亦因沒有成立管理機關或聘用管理公司,因而未具備條件向政府申請樓宇維修資助。

        街總指出,《分層建築物共同部分的管理法律制度》於2018年生效,根據房屋局資料顯示,透過當局協助成立並仍然有效運作的管理機關只有400個,已有管理公司管理但仍未進行首次業主大會的大廈有200多幢,情況不太理想。該會認為政府應該加強鼓勵業主成立及參與業主會。

        政府於2007年成立《樓宇維修基金》計劃,旨在對存在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的私人樓宇提供保養及維修工程資助。計劃推出至今13年,人工和建築材料等成本大幅上升,以樓齡10年或以上的樓宇為例,業主雖然可透過計劃申請資助維修樓宇結構、外牆等共同部分,但資助額最高為工程總額三成,或每個獨立單位平均不超過5,000元,資助金額難以滿足維修所需。

該會建議擴大樓宇維修基金資助金額及範圍,如將驗窗資助放寬至七層樓以上的樓宇,針對人口老化將增設無障礙設施納入資助範圍,並將電力裝置維修及更新設為獨立專項計劃,鼓勵業主及時做好保養維修工作,同時制定合資格電業承辦商名單以供業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