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馬鞍」路徑偏西 內港水浸幸無預期嚴重
2022-08-25 22:18:02

        【本報消息】相隔半個月本澳再次受到熱帶氣旋影響,颱風「馬鞍」為本澳帶來今年第三個八號風球,由於近日正值天文潮,氣象局一度發出第三級的橙色風暴潮警告,本澳並進入即時預防狀態啟動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由於「馬鞍」移速較預期快,整體路徑與登陸位置亦較預期偏西,最終風暴潮最大增水時間與天文潮高位錯峰,早上內港南站最高水浸高度約0.22米,沒有預期嚴重,而八號風球懸掛期間共錄得五宗事故報告,沒有人受傷。

隨著「馬鞍」遠離本澳並於早上約10時半在廣東茂名電白登陸,氣象局於早上11時改掛三號風球,八號風球維持了12個半小時,政府部門和銀行下午恢復上班,而所有風球亦於同日下午六時半取消。

        颱風「馬鞍」在周四清晨時份最接近本澳,於本澳以西約160公里範圍掠過,八號風球懸掛期間,三條大橋的最大10分鐘平均風速普遍錄得八至九級,最大陣風達10級。在八號風球懸掛期間市面風勢雖然有所增加,且不時感到刮起陣風,但並未出現持續的大降雨。

八號風球期間僅錄10毫米雨量

氣象局在總結時指出,一般而言,在本澳以西登陸的熱帶氣旋會帶來較大的影響,並會比在本澳以東登陸的熱帶氣旋明顯;然而,「馬鞍」在移近廣東沿岸過程中,雖然增強至颱風級別,但由於南海北部垂直風切較大,加上「馬鞍」東北側受較乾之氣流影響,使得其東北側的雲雨帶發展受限,主要強雨帶集中其南側,而本澳位處其北側,由於雲雨帶結構不對稱,八號風球期間,本澳各區普遍只錄得約10毫米累積雨量。

        由於近日正值天文潮,氣象局曾預計「馬鞍」帶來的風暴潮與天文潮疊加後,低窪地區或會出現最高1.2米的水浸,對本澳可能造成嚴重影響,民防行動中心在周三晚上八時啟動「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行政長官賀一誠當晚亦到達民訪行動中心與民防架構舉行工作會議,聽取部門匯報應對颱風工作,以及撤離行動的計劃部署,並指示各個部門須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由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和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組成的隊伍展開撤離行動,期間實地排查8,730戶,撤離2,514人;是次撤離行動共有285戶,438人沒有撤離,經各疏散撤離部門評估後認為相關人士身處的位置安全,而各疏散撤離部門也繼續派駐人員在附近巡邏確保安全。

        因應氣象局發出橙色風暴潮及八號風球,社會工作局啟動避險中心第二級開放機制,全澳16間避險中心、四個集合點及緊急疏散停留點對外開放,期間共有96人使用,23個位處低窪地區的公共停車場有序關閉,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通道於晚上11時半開放予輕型汽車和特許車輛通行,三條連接澳門和氹仔的跨海大橋及蓮花大橋於凌晨零時封閉;而橫琴口岸,經珠澳兩地口岸管理部門協商,亦在晚上11時40分暫停辦理旅客出入境手續。

颱風過後周末再見陽光且酷熱

雖然「馬鞍」最終增強至颱風級別,但由於移速較預期快,且整體路徑與登陸位置比預期更西,影響了風暴潮增水的強度,也使得風暴潮最大增水時間與天文潮高位明顯錯峰,兩項消減因素影響之下,早上內港南站最高水浸高度約0.22米,水浸情況沒有預期嚴重,亦沒有對水電供應造成任何影響。因應市面整體狀況及秩序正常,隨著氣象局宣佈上午11時改發三號風球,即時預防狀態亦隨即終止。經審視市面情況,三條跨海大橋及蓮花大橋於上午11時重新開啟,西灣大橋下層行車道在所有車輛離開後關閉,橫琴口岸亦於上午11時恢復辦理出入境手續。

八號風球懸掛期間,民防行動中心共錄得五宗事故報告,包括兩宗窗戶墜落,樹木倒塌、石屎剝落及海上分隔帶損毁事件各一宗,期間並未有接獲因風暴潮或颱風而引致的受傷個案。

        保安司司長、聯合行動指揮官黃少澤總結是次應對颱風及風暴潮的工作情況時表示,民防架構成員高效協調、通力合作,做到及早預警,令市民能早有準備,加上市民的充分理解和積極配合,使各項防災措施得以有效落實;他並感謝各前線人員的辛勤努力、民防架構同事的堅守崗位以及市民大眾對各項措施的理解和配合。

        周四改掛三號風球期間,下午雖然曾經出現藍天白雲的好天氣,但受「馬鞍」外圍雨帶影響,陣雨和大驟雨不時出現,預料周五本澳間中仍有驟雨,稍後雨勢逐漸減弱,多雲,短暫時間有陽光,吹三至五級偏南風及有陣風,氣溫介乎25度至3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