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羅立文:「澳門大橋」爭取第三季內開通
2024-04-14 22:20:57

 

            【本報消息】正式被特區政府命名為「澳門大橋」的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上月中合攏,現時工程進度已超過九成,大橋兩側的四項連接線亦已全部竣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大橋最快六月尾完工,並爭取在第三季內開通。

            公共建設局周日下午三時在世貿蓮花廳舉行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徵名活動頒獎儀式,局長林煒浩致辭時表示,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正式命名為澳門大橋,大橋位於澳門的東面,作為東大門料將成為澳門新的地標。他提到,經過四年的建設,大橋已於三月合攏全橋貫通,結構工程的節點完滿結束,正抓緊餘下的附屬設施及交通配套等工程,現時工程進度已超過九成,按第二季全橋竣工的目標推進,而大橋兩側的四項連接線亦已全部竣工,為大橋下半年開通創造條件。

他又指,澳門首個詳細計劃東區-2已正式出台,新城A區將創建為新的宜居社區,位處A區東南面的澳門大橋將成為往返離島跨區連接的重要通道,除可直達氹仔客運碼頭及澳門國際機場外,還連接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之間的互聯互通,滿足及便利新城A區居民出行需要。同時,大橋主橋雙向八車道,中間設有獨立的電單車專用道,為電單車駕駛者跨區出行提供安全的行車環境,並共同分擔現有三條跨海大橋的交通量。

林煒浩續指出,澳門大橋主線全長3.085公里,連同多條匝道橋及連接線,總長約10.6公里,開通後全澳道路長度對比2023年將增長約3%,政府正全面落實《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提出的三張網絡中道路網的建設,今年及未來幾年將會陸續完成連接澳門半島與A區之間的A2橋、B匝道、A3橋以及A區道路,逐步提升整體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選名「澳門大橋」引坊間熱議

政府去年底就即將落成的第四條跨海大橋舉行徵名活動,希望透過居民集思廣益為大橋命名,供特區政府參考;最終在為期一個月的徴集期內共有5,703個市民參加,合共收到近1.4萬多個的建議名稱,經由評選委員會在初步階段選出合共88個名稱,當中37個為不同名稱,最後選出五個參考名稱,分別為「澳門大橋」、「新城大橋」、「鏡海大橋」、「銀禧大橋」及「濠江大橋」,最終特區政府上月底公佈在五個參考名稱中,「澳門大橋」成為第四橋的決選名稱。

            對於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正式命名為「澳門大橋」引起坊間熱議;羅立文回應指,政府是按照徵名活動公佈的規則,在五個參考名稱中揀選「澳門大橋」命名,但他未有透露由誰作最後決定,並指若果旅客經海路抵澳見到的第一條橋將是澳門大橋,亦能代表已抵達本澳。

            林煒浩補充指「澳門大橋」將是本澳的新地標,位於澳門的東面,過往沒有相同的命名,故認為「澳門大橋」可以代表澳門;至於該名稱會否容易令不熟悉本澳的旅客混淆,林煒浩指目前四條澳氹跨海大橋的名稱清晰和無重覆,每條橋的地理位置及定位都有不同,澳門大橋將連接新城A區、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和氹仔北安,當局將多加向市民和旅客宣傳。

            當局是按徵名活動章程規定,在向建議了政府決選的大橋名稱參加者名單中,抽出頭二三獎和參加獎50名,並在頒獎禮上分別向頭二三獎頒發一萬澳門元、8,000元和6,000元獎金及紀念品,而50名參加獎亦獲頒發紀念品。

            距今最新一座的澳氹跨海大橋已是2005年通車的西灣大橋,但由於嘉樂庇總督大橋(即坊間通稱的舊澳氹大橋、舊大橋)、友誼大橋和西灣大橋三條澳氹跨海大橋均為橋樑,並只有西灣大橋下層車道會在八號風球期間有限度開放車輛通行,為解決全天候通車問題,政府一度研究第四條跨海大橋採用海底隧道方式興建,惟方案一直未得到落實,及後政府正式對採用隧道或橋樑方案作出深入對比後,於2015年12月拍板採用橋樑方案興建,並在2020年3月26日正式動工。

            澳門大橋起自新城A區東側,與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連接,跨越外港航道、澳門水道,至澳門新城E1區,並分別預留與AB行車天橋及大潭山隧道連接的高架橋介面。大橋落成後將成為本澳首條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不設行人通道,中間兩車道為電單車專用道並設有風障使懸掛八號風球時大橋上的對應風速能保持與陸地一致,確保八號風球或以上懸掛期間澳氹的交通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