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紅街市料六月初重開攤販五月底安排回遷
2024-04-07 21:25:29

 

            【本報消息】經過歷時約兩年的整治工程,有80多年歷史的紅街市可望六月初重開。市政署表示,目前工程正處收尾環節,已進入驗收和設施調試階段,本周會安排攤販進場視察和度尺,計劃五月底安排回遷,爭取六月初重開街市,具體日期待定;重新營運的紅街市增設了空調和無障礙升降機等設施,攤檔數量會由過去的184檔調整至149檔,當中包括將回遷的原127個街市攤販。

            紅街市整治工程2022年五月啟動,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近日紅街市面向高士德和提督馬路的工程圍板已經拆去,但面向內街小販區的兩側仍然以圍板圍封,而街市的內部主要設施亦已基本完成,進入調試階段。

            紅街市原有設有184個檔位,但據資料整治工程前只有154檔攤販營運,重開後紅街市共設有149個檔位,屆時共有127檔原紅街市的攤販回遷,包括蔬菜12檔、海產漁獲76檔、豬肉17檔、牛肉兩檔、冰鮮八檔、雜貨七檔、豆腐及芽菜四檔和凍肉一檔。市政署早前已為攤販完成攤位分配抽籤,本周會安排攤販進場視察和度尺,以便攤販規劃攤位內的佈局。

22個空置檔位暫不公開競投

            署方表示,工程期間有檔主退還檔位,22個空置檔位中有半數為魚檔,其餘為肉檔和雜貨檔,由於目前首要是完成回遷工作,故暫未有重新公開競投的時間表,若果回遷的攤販對空置檔位有興趣,可與署方協商調位或再抽籤。

            1936年落成的紅街市投入使用至今已80多年,是本澳唯一仍然維持原有公共街市用途且被評為不動產類別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但經過多年使用,大樓結構出現了鋼筋鏽蝕、屋頂及樓板滲漏水、設施老化及地面排水系統堵塞等問題;同時,室內空氣流通不佳沒有空調,缺乏無障礙設施只能以樓梯上落,都令不少買餸的街坊卻步,因此政府決定對紅街市進行全面整治。

            市政署指紅街市整治工程是在平衡保育與優化街市的前題下,重建部份結構柱及樓板,以增加大樓耐用性和承載力,保留外牆、屋面及以上部分、中間十字型塔樓及樓梯等具時代特色的建築元素。

            早前工程在樓頂塔樓增設可發光的圓形時鐘引起市民關注,市政署衛生監督廳廳長梁焯文受訪時重申,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紅街市原設計具有時鐘元素,因此署方在進行整治工程時與文化局溝通,表示希望復原時鐘元素,文化局對此不持反對意見;對於有指圓形時鐘與原設計的方形不同,署方指目前時鐘樣式設計與紅街市建築物亦屬協調,文化局也無其他意見。至於該時鐘日後會否發光,梁焯文搖頭表示不會發光,並重申是次主要復原歷史的時鐘元素而非發光。

            紅街市整治工程同時全面更換了牆身及地面磁磚、翻新天花、重建排水渠網、優化各出入口及通道、改善攤檔的空間佈局及軟硬件,增設空調、兩部由地面層魚檔到一樓肉檔的客貨兩用無障礙升降機、靠近高士德大馬路花園仔側設置由花園仔到地面層魚檔的無障礙升降台、增設兩個卸貨平台、斜坡通道、優化照明系統、增加公廁空間及男女廁格的比例等,為市民提供更舒適的街市購物環境。

市政署:整治工程項目無超支

            紅街市維修及更改工程判給金額為7,387多萬元,工期657日,市政署建設處處長伍志聯表示項目未有超支情況。署方又指,是次工程難度主要是在保留紅街市外牆及頂部結構的情況下,於內部空間進行包括大型臨時鋼結構支撐、地基改良、重建內部基礎及結構,受到空間限制,施工環境受限,不能使用大型機械,必須局部施工,並要密切注意保留結構有否變化,作最大限度的保護;雖然兩年工期裡受疫情及惡劣天氣等因素影響,但經多月來的加緊追趕,工程按計劃推進,目前已完成建設,進入驗收和設施調試階段。

            紅街市展開整治工程前署方安排了攤販提前於三月底遷往臨時提督街市,並安排專線巴士往返高士德、觀音堂和士多鳥拜斯近二龍喉公園和臨時街市,當時共有120多個攤販遷往該址繼續營運;不過紅街市附近的街坊始終期盼工程早日完成,方便就近買餸。

            另外,位於沙梨頭街市二樓的美食廣場將於周一正式開業,美食廣場共設有10個美食攤檔和220個座位,並已試業了約一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