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廉署:去年立案249宗 騙政府資助案大減
2024-06-12 22:14:03

 

            【本報消息】廉署發佈《2023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報告指廉署去年共接獲701宗投訴或舉報,總立案249宗,反貪及行政申訴分別佔102及123宗,應境外執法機關請求開立協查個案則有24宗,不具立案條件歸檔或轉介予權限部門跟進的共有387宗。其中,去年詐騙政府資助案件較2022度大幅減少,但查處多宗涉及保安公司以虛假簽到詐騙政府部門、偽造文件騙取外勞名額,以及內部管理涉及私賄等的個案。

            廉署報告指出,去年署方積極把握疫後復甦時機,在反貪、行政申訴及宣傳教育上力求精進,加緊廉政建設前進的步伐,把握時機重啟交流互訪,積極尋求更具成效的合作方向,同時推動了《廉政公署組織法》的修訂工作。

廉署去年共接獲701宗投訴、舉報和消息來源,當中676宗由市民提交,經由部門轉介有10宗,由廉署根據情報主動立案和接收司法機關案件而獲得消息同樣有四宗,七宗由反貪局及行政申訴局內部互通機制而獲得消息;此外還接收了1,617宗求助查詢。

            反貪工作方面,廉署在去年共開立了102個卷宗,當中60宗涉及公營範疇,42宗屬私營範疇;跟進的協查案件更創了近年的新高,連同去年新開立的24個協查卷宗,全年共處理41宗協查個案。

揭助理檢察長涉提供不法協助

廉署去年查處了多宗反貪個案,其中在調查一宗涉及不實申請不動產投資居留的案件時,發現持案的助理檢察長涉嫌為刑事案件受查人士提供不法協助,案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及重視。目前涉案的助理檢察長已被中級法院判囚17年,涉案兩名商人亦被判入獄。

廉署還偵破了多宗涉及不同保安服務公司詐騙政府、存在賄賂問題的個案,且佔比較高,當中涉及案件類型有詐騙、偽造文件騙取外勞名額、內部管理中的私賄,以及招投標中的問題等。

報告中提到廉署去年偵破兩宗保安服務公司人員合謀詐騙政府案件,涉案保安公司多名隊長指示屬下在口岸當值的保安員,在同一上班時段或緊接的上班時段,分別到兩個或三個部門簽到及簽退,保安隊長並冒充休假或已離職的保安員,在治安警察局及衛生局的簽到表上虛假簽到,製造有符合合同提供足夠保安員人數的假象,導致兩局損失逾309萬元。

涉案公司的管理人員在另一口岸為衛生局提供服務時,亦以類似手法作案,導致衛生局損失逾230萬元,相關人員涉嫌詐騙、偽造文件、電腦偽造罪,均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此外,廉署亦查處有公司長達五年的外僱續聘申請中,一直沒有滿足聘請本地僱員最低人數要求,但仍獲勞工事務局批准續期。由於沒發現刑事違法廉署案件歸檔,並轉介勞工局跟進處理。廉署指由於保安和清潔服務行業的人手需求較大,在疫情期間更因通關不便出現了管理上的亂象,廉署期望以案件整治行業的不正之風。

廉署並查處了多宗涉及公務員上班不實打卡的案件,報告亦介紹了去年七月公佈的某口岸海關人員涉嫌集體偽造出勤紀錄騙取津貼案件,署方認為相關案件反映出公務員在廉潔自律、遵紀守法上仍有人心存僥倖;署方認為有必要加強教育力度,提高公務員的道德和法律操守,各公共部門也應引以為戒,防微杜漸。

去年歸檔151宗行政申訴卷宗

報告又提到,經過廉政公署多年的不懈努力,過往層出不窮的詐騙政府資助案件在去年大幅減少,處於近年最低位,經過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在嚴厲打擊與制度性建設並重、宣傳與教育並行的策略之下,這類案件在去年被暫時遏止勢頭,署方形容相關打撃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行政申訴方面,去年廉署共開立專案調查卷宗122宗及全面調查卷宗一宗;連同2022年轉入的302宗專案調查卷宗,去年廉署完成調查並作歸檔處理的行政申訴專案調查卷宗共151宗。廉署因應部分個案,與行政公職局共同探討對公職法律制度及規範的正確理解,以正向互動持續完善相關制度,並共同謀求最佳解決辦法。

            廉署在報告中亦公佈了多宗涉及公共部門失職的投訴案件。當中提到一名社屋住戶因留宿時間未合規定,經聽證答辯後被解除社屋租賃合同,但因房屋局在通知內容存在缺陷,令聽證環節出現瑕疵,被司法機關裁定撤銷解除合同決定,房屋局未有提出上訴,亦沒有重新安排入住社屋,直至廉署去年介入後獲重新安排入住。

廉署經分析卷宗證據,確認有關出入境記錄所顯示的事實,認為房屋局的行政決定雖因程序瑕疵而被裁定撤銷,最終結合時效的考慮而決定恢復投訴人租賃社屋的權利。廉署並發函提醒房屋局須持續履行審查及監察權,查察是否存在長期不在社屋居住的行為,確保公屋資源被妥善利用。

            報告提到有殘疾人士投訴身份證明局只要求其打印指紋,忽視其簽名意願,僅在身份證簽名欄內註明不懂或不能簽名。廉署指出,局方在投訴人成年後延續之前的做法,未要求提供阻礙簽名能力的證明,尤其未釐清有否違背申請人的個人意願,未有考慮殘疾人士權利公約的相關規定。經反映意見後,該局已檢視工作流程,將先了解申請人的身體狀況及簽名意願,並已修訂相關工作指引。

            另外,本澳與內地駕照互認實施後,有居民向廉署投訴澳門居民以澳門駕照換領內地駕照僅收取10元人民幣,與澳門居民持內地駕照申換澳門駕照收取2,000澳門元存在明顯收費差異,質疑交通局收費合法性。廉署經審視有關駕照互認協議、《道路交通規章》及有關收費的行政法規,認為在無其他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交通局做法無違反現行法律規定。

            此外,廉署持續落實「回頭看」機制及鼓勵部門行政自信;並形容絕大部分部門在行政申訴調查階段表現出合作態度,願意檢討及致力優化工作,共同完成實現公共利益的使命。

            在宣傳教育上,廉署持續落實長期宣傳計劃「全民廉潔系列」的內容,重點以青年為對象,推出不同主題廉潔教育活動。另外,廉署全年舉辦605場講座、座談會及活動,並積極拓展不同宣傳方式及渠道,宣揚廉潔信息。對外交流與培訓方面,先後組織代表團出訪,還分別以線上線下參加《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履約審議工作。

該報告已提交行政長官賀一誠,全文可參閱政府公報或登入廉署網頁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