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城市藝穗節本周開鑼多元節目引領發現之旅
2022-01-09 22:02:26

 

 

【本報消息】由文化局主辦的第21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將於1月12日至23日舉行,以「破隔」為題,一系列節目及延伸活動帶領觀眾突破距離的枷鎖,讓藝術從常規場地跳進日常生活場所。門票現已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欲購從速。

        今屆城市藝穗節繼續貫徹「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的理念,以「破隔」為題帶來20套演出、15項延伸活動,合共超過150場次;帶領觀眾突破距離的枷鎖,讓藝術從常規場地跳進日常生活場所,結合線上線下的藝術形式,將多個創意節目帶到觀眾眼前,展現藝穗節勇於創新、不拘一格的個性。

「穗內有萃」聚焦城市社群

        今屆藝穗節的「穗內有萃」系列聚焦同一座城市中的兩個社群,帶來《又看.祐漢》及《Todos Fest!》兩個單元。由歐陽佩珊策展的《又看.祐漢》由「租客」、「偷渡客」及「過客」三個節目及三項延伸活動組成,嘗試透過藝術創作,以戲劇形式,詮釋祐漢居民眼中的世界;同時設有《祐漢生活指南》、《永不回來的風景》以及《換物.漢誌》三項延伸活動,參與者可透過一條非傳統的社區導賞路線、一個販賣二手商品的攤檔,以及明信片收集活動,進一步探索和認識祐漢,瞭解這個社區被忽略的人、地方和故事。

        另外,「穗內有萃」單元《Todos Fest!》則由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策劃,帶來《未境作業.挫敗之慾》(中學生專場)、《舞動紋理》及《身體演異》三個節目,《共融藝術點策劃》放映及分享會,探討共融藝術的發展,並舉辦《共生舞工作坊》及《老友肢體學堂》,啟發長者及身心障礙人士的創意思維、發揮藝術潛能,並重新定義大眾的審美觀,把藝術帶進不同層面人士的生活中,藉舞蹈、戲劇、音樂及即興表演呈現生命的各種面向。

        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由程嘉敏創作的《鐵打》從鐵打店後代的視角出發,融合服裝劇場碰撞出多維度的另類表演藝術文化模式,同時利用現代科技重現已被城市遺忘的打鐵行業的聲音,回到80至90年代的「手工業盛地」關前街,追溯兒時經典情懷,傳承新的文化生命力。此外,由吳凱婷、蘇文杰及吳麗嫦策劃的《後疫情時代的「瘋」》結合了擴增實境(AR)技術、多媒體、劇場與科技,冀反思後疫情時代下社會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今屆亦邀請到來自英國AΦE於亞洲首演的節目《舞蹤生有》,節目集短篇舞蹈且結合擴增實境(AR)技術的沉浸式作品;破藝術工作室《我想行開吓,想忘記咗呢個世界》將引領觀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藝術旅程;澳門現代音樂協會《湮涅的情愫:八味之奏鳴與間奏》通過音樂配搭燈光投影和舞者的肢體語言,感知印度美學理論「味」之八感;蕭嘉儀《空.一人一世界》中,觀眾置身於虛空的空間隨心進行藝術創作,本地和韓國舞者將隔空連線,以互動藝術的創作形式讓參加者體驗生活的另一種解讀。

麵塑人偶尋找時代記憶

        今年藝穗節將繼續把藝術注入各個社區,來自愛丁堡前沿劇展的聲音劇場《回家》以參與式演出展現,回到約兩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武漢,講述幾個關於回家和面對未知的故事,觀眾可置身其中扮演角色,感受戲劇強烈的情感衝擊,回憶困境中的溫情力量,盡展聲音領航魅力。由蘇大新、孫振新及王啟仁策劃的《全民魔法影院》營造周末親子魔幻時光,現場放映魔法主題的動畫,並有魔術師與觀眾互動表演,電影及魔術的藝術形式相碰撞,激發大小朋友的想像力。吳少英《尋季》利用多媒體藝術裝置將澳門實時天氣數據與水墨藝術結合進行創作,創造出既虛擬又現實的展示空間;澳門舞者工作室《踢館賽》聯合小舞者以擅長的街舞、拉丁舞或中國舞用對決的形式在板樟堂前地一較高下;Aline da Silva Mendes《竹粉巨匠》以竹製的三米高麵塑手藝人人偶,尋找時代記憶;鄭家和《駕駛座的那個小孩》以五個藝術練習與作品進行對話;滾動傀儡另類劇場《新與舊之間》呈獻一趟路環過去和現在的時空旅程;零距離合作社《心流花隅》藉互動劇場與花的結合,讓觀眾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延伸活動方面,深受市民歡迎的參與式展覽《人人藝術展》會繼續為市民提供平台展出創意作品。《預置鋼琴解構工作坊》將介紹預置鋼琴的源起,以及改變琴弦聲音的原理、材質選用、裝置方法等,參加者更可親身體驗裝置及彈奏預置鋼琴;而《李倩綺花繪裝置藝術展》及《花繪工作坊》則透過花藝的獨特魅力療癒心靈。

        此外,還有分享數碼媒體的藝術應用技術的《實時數碼互動水墨裝置創作分享》,探討藝術跨領域創作的《當代藝術與劇場的跨領域座談會》,一反常規由小朋友教跳舞的《街舞補習天王》,由一眾藝評人討論本屆藝穗節面貌與心跳的《花生友之約》,以及為本地藝術家和藝團連線各地節慶策展單位相互交流的《Fringe Exhange:節慶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