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菜單
大賽車博物館八尊知名賽車手蠟像亮相
2023-03-30 23:38:28

        【本報消息】澳門大賽車博物館2021年以全新面貌重開後,籌備擴建期間局方與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合作展出賽車手蠟像經過約兩年多的時間,在日前正式揭幕,麥當奴、夏士林、冼拿、維特爾、路達、咸美頓、侯夫和莫他拿八尊知名賽車手蠟像即日起亮相大賽車博物館。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聞名國際的品牌盛事,全球唯一同時舉行房車賽和電單車賽的東望洋跑道,歷年來吸引世界各地的賽車手前來挑戰,眾多旅客及車迷慕名而來;隨著海內外入境旅客穩步上升,今年首兩個月澳門大賽車博物館錄得超過1.7萬人次的觀眾入場,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三倍,適逢大賽車70周年,八尊像真度甚高的賽車手蠟像進駐博物館,正是引客及推廣的大好時機,相信透過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品牌效應,增加旅客訪澳意欲,而曾經參觀大賽車博物館的車迷亦可再次到訪,與偶像合照。

        展出蠟像的八位賽車手皆在國際上享負盛名及曾參加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當中大部份曾在東望洋跑道上摘下不少獎項,其中五尊是杜莎夫人蠟像館為是次合作而專門製作,分別為麥當奴、夏士林、路達、侯夫和莫他拿的蠟像,面容和姿態動作參照了賽車手參加不同賽事時所拍攝的照片,包括在澳門參賽或領獎時的照片等;而冼拿、咸美頓和維特爾的蠟像為重鑄,八尊蠟像分別陳列在館內各賽車手出征澳門的戰車旁,讓居民和旅客可與心儀的賽車手蠟像拍照打卡,與家人朋友分享最新體驗,並參觀館內其他豐富的展品及暢玩刺激有趣的多媒體互動項目。

        館方介紹,展出蠟像的八位賽車手當中麥當奴是澳門賽事史上唯一一位在東望洋跑道上摘下三項主要大賽冠軍的車手,當中包括四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冠軍(1965年,1972年,1973年,1975年)、1969年的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冠軍及1972年的第一屆「東望洋二百哩長途賽」(即現時澳門東望洋大賽)冠軍。

        人稱「火箭人」的夏士林在1981年第一次來澳,駕駛本田RS1123電單車參加第15屆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並奪得冠軍。1982年及1983年取得澳門第二及第三勝,且成為第二位連下三元的鐵騎士。1985年至1987年繼續勇奪冠軍,取得其六戰六勝的輝煌成績。

冼拿曾保持最快圈速七年

        冼拿在1983年第3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亦是第一屆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上演了兩回合激戰。冼拿首次亦是唯一一次出征澳門,並取得兩回合的勝利,更摘下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桂冠,且他所造出的三級方程式單圈圈速紀錄更保持了七年之久。

        被譽為「澳門格電之王」的路達在1994年開始來澳作賽,並在1996年首次站上頒獎台。1998年第32屆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奪得澳門首個冠軍,2000年收獲第二冠,2002年至2005年連續四年站上頒獎台最高處,更追平夏士林的澳門六勝紀錄。2011年及2012年繼續勇奪冠軍,而2019年更成為「九冠王」。

        贏得七屆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冠軍的咸美頓,於2008年以年僅23歲贏得個人首個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冠軍,成為當年史上年紀最輕的世界冠軍。他曾於2003年及2004年參加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

        維特爾在2010年成功登頂一級方程式世界錦標賽,成為當年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他曾於2005年披上ASM Formule 3車隊戰袍首次亮相第52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之第23屆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並取得季軍。

        侯夫於2005年第一次在東望洋跑道上馳騁,並在第四次征戰澳門時才正式展開與東望洋跑道的不解之緣。2008年再出征澳門東望洋大賽,奪得其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澳門勝利。2009年至2014年摘下澳門國際汽聯世界房車錦標賽桂冠(2012年獲得亞軍),更於2011年贏得國際汽聯世界房車錦標賽澳門站的雙回合冠軍。2015年出征TCR國際房車系列賽—澳門東望洋大賽2.0T,並於第一回合奪得第八個澳門冠軍,與電單車車手路達(Michael Rutter)齊名,成為東望洋跑道上獲勝次數最多的車手。2017年再次回到澳門,取得東望洋房車賽破紀錄第九勝。

        至於莫他拿則於2007年首次亮相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獲得第10名,而2008年則獲得亞軍,並於2009年及2010年勇奪冠軍,成為第一位贏得兩屆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冠軍的車手。2011年首次參戰澳門GT盃並取得冠軍,三戰三勝的莫他拿獲得了「澳門先生」的封號。2012年連續第二次摘下澳門GT盃桂冠,2013年第6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取得奧迪R8 LMS盃及澳門GT盃冠軍,而2017年取得第四座澳門GT盃冠軍。